第521章 推广杂交小麦(七)-《60年代:签到万物,悠闲生活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李向明走到讲台的一侧,拿起一张病虫害防治的宣传图,指着上面的图片和文字,详细讲解道:“对于病虫害的防治,我们要坚持预防为主、综合防治的原则。首先,要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杂交小麦品种,从源头上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。其次,要加强田间管理,保持麦田的通风透光,及时清除杂草和病残体,减少病虫害的滋生环境。此外,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。比如,利用瓢虫等天敌来控制蚜虫的数量;在必要时,合理使用低毒、低残留的农药进行喷洒,但要注意喷洒的剂量和次数,避免对小麦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。”

    年轻农民听得聚精会神,不时地点头,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李向明的敬佩。他心中原本对病虫害的恐惧和无助,此刻已被信心和希望所取代。

    还有一位老年农民,声音有些颤抖地问道:“李厂长,我们种小麦,最关心的就是小麦的品质了。怎样才能提高小麦的品质,让我们种出来的小麦既高产又优质呢?”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,仿佛在寻求一个能够保证丰收的秘诀。

    李向明走到老年农民身边,拍了拍他的肩膀,语气温和而坚定:“提高小麦品质,关键在于科学管理和精心呵护。首先,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质杂交小麦品种,这是基础。其次,要加强田间管理,合理施肥、科学灌溉、及时防治病虫害,为小麦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。此外,还要注重收获和储存环节。在小麦成熟时,要及时收获,避免因收获过晚导致品质下降;收获后,要妥善储存,防止小麦受潮、发霉或受到虫害侵扰。”

    老年农民听着李向明的讲解,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。他感到心中有了底气,仿佛看到了自家麦田里金黄的小麦,颗粒饱满、品质优良,能够卖个好价钱,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。

    培训会上,李向明与农民们的互动频繁而热烈。他的耐心解答,不仅让农民们茅塞顿开,更让他们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和种植杂交小麦的信心。

    培训会散场后,社员们却如被磁石吸引般,簇拥在李向明身旁,不愿离去。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对杂交小麦的渴望,仿佛这新品种能为公社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。李向明望着这些质朴的面孔,内心涌动着澎湃的激情,他深知,自己肩负的使命才刚刚启程。

    “李老师,您刚才讲的那些种植要点,我们一定得好好琢磨琢磨。”一位身材魁梧的壮汉,抹了把额头上的汗珠,语气里满是坚定。他是公社的生产队长,对庄稼的长势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,杂交小麦的高产特性,让他看到了公社农业增产的曙光。

    李向明微笑着点头,耐心地为他答疑解惑:“队长,杂交小麦的种植,关键在于精准。从播种到收获,每一步都得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来。比如播种,深度要控制在3到5厘米,太深太浅都不利于出苗;再比如施肥,要根据土壤肥力和小麦生长阶段,合理搭配氮、磷、钾肥,既不能过量,也不能不足。”

    社员们围成一圈,聚精会神地听着,偶尔有人插话,提出自己的疑问。一位年长的社员,脸上布满了岁月的沟壑,却难掩对新知识的渴求:“李老师,我们这土壤板结得厉害,杂交小麦能适应吗?”

    李向明蹲下身,抓起一把土,轻轻揉捏,认真观察后回答:“土壤板结确实会影响小麦根系的生长。不过,我们可以通过深翻土地、增施有机肥等方法来改善土壤结构。杂交小麦的根系发达,只要土壤改良到位,它就能在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。”

    社员们你一言我一语,讨论得热火朝天。他们对杂交小麦的种植细节刨根问底,从病虫害防治到灌溉技巧,无一不体现出对提高粮食产量的迫切期望。李向明则如一位知识的守护者,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所学倾囊相授,为社员们答疑解惑。

    看着社员们满怀期待地散去,李向明心中满是欣慰。他明白,自己的努力正逐步在社员们心中生根发芽,杂交小麦的推广之路虽充满挑战,但只要能为公社带来丰收的希望,一切艰辛都化为值得。

    他抬头望向前方,仿佛已看到那片金黄的麦田,在阳光下熠熠生辉,承载着无数人的心血与梦想。

      

    


    第(3/3)页